广西建筑模板厂行业,曾经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在全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然而,当下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。
从产能与市场现状来看,2024 年广西人造板材产量高达 7050 万立方米,占全国产量比例超 20%,稳坐 “人造板王” 宝座。但这庞大的产能背后,是市场供需失衡的严峻现实。受房地产市场萎缩影响,装修装饰与家具需求持续疲软,建筑模板作为与人造板紧密相关的下游产品,市场需求大幅缩水。在传统淡季,部分企业建筑模板走货量同比跌幅超 30%,甚至有企业跌幅高达 50% 以上,市场一片惨淡。
广西建筑模板厂面临的困境,与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。原材料成本方面,桉树是建筑模板生产的重要原材料,广西当地纸浆厂数量增加,对桉树的大量收购使得桉木价格不断攀升,直接推高了建筑模板的生产成本。而在需求端,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得建筑项目开工率不足,对建筑模板的需求量锐减,建筑模板厂库存积压严重,资金周转困难。
尽管困难重重,广西建筑模板厂行业也并非毫无机遇。在资源方面,广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,桉木资源尤为突出,这为建筑模板生产提供了优质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基础。在品牌建设上,像弘狮木业、等部分企业已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口碑,具备一定的品牌与质量优势。此外,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地区,与广东、湖南、贵州等省份相邻,交通便利,具备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的地理优势。同时,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,在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推进下,拥有开拓国际市场的独特机遇。
为突破困境,广西建筑模板厂行业需积极行动。企业要提升竞争力,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,增强产品性价比。在环保压力下,采用环保型原材料与生产工艺,如使用生物质胶黏剂,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;引入先进污水处理设备,实现绿色生产。针对技术创新不足,加大研发投入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,研发新型模板材料与智能化生产设备。
从行业发展方向来看,企业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建筑企业合作,参与周边省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拓展市场空间。同时,借助地缘优势,将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及其他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地区,开拓国际市场。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发挥作用,支持企业创新发展,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,推动企业规范发展,破解企业发展难题,鼓励企业拓展海外业务,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,推进企业智能化转型。